•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华中师范大学覃江华教授做客学校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

    作者:廉欣悦   资料来源:外语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07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廉欣悦)11月6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覃江华教授应邀做客学校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在文科楼313报告厅为外语学院师生讲授题为“知识翻译学视角下的文博翻译研究与教学”的专题报告。外语学院教师代表及2025级全体研究生共同参与。

    讲座伊始,刘茜茜老师向覃江华教授致以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其学术背景与研究成就。紧接着,覃教授从当前“文博热”现象切入,指出文博翻译是典型的知识翻译,并系统阐述了其三大特征:地方性知识的世界性传播、专业性知识的大众化传播和历史性知识的当代性呈现。

    随后,覃教授从“知识翻译学”“翻译是人学”及“感官翻译”等前沿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场馆的文博翻译实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指出,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的文博翻译强调具身体验、多感官参与和动态生成的重要性。此外,他还分享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文博翻译实践,并结合教学经验,生动展示了AI作为辅助工具在提升翻译效率与创新性方面的作用。

    覃江华教授做报告

    在互动交流环节,覃教授与在场师生就翻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其渊博学识与独到见解引发热烈反响。讲座最后,刘茜茜老师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本场讲座犹如一场“博物馆之旅”,兼具趣味性、学科前沿性与现实关切,既呼应国家文化战略,也融通理论与实践,极大地拓宽了师生们在翻译研究与外语教学中的学术视野。整场讲座持续两个小时,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审稿 邓军涛)